未来的人力新常态
首先我们来分享四组数据,第一组数据,虽然2017年中国开放了二胎政策,但据官方数据预估,十年之后,将有2600万人退出劳动市场,中国未来十年劳动力将减少1个亿,这个数量相当于俄、德、英、法、日等国家的劳动力人口总和。不难发现,中国有效劳动力在逐年减少。
第二组数据:去年3月嘉兴一家工厂工人的时薪是19元,11月已经涨到了26元,薪资的涨幅达到了36.8%。广州2017年员工的薪水平均上涨了30%,其中包括了合规性的管理加强、五险一金的比例逐渐增加等因素。企业人力成本在不断地呈现跳跃式上升,并且看不到下降的趋势。
第三组数据:我们有一家非常知名产销一体化工厂的客户,旺季和淡季之间的用工人数差异相当明显。全年用工波谷期人数为3600人,波峰期6000人。峰谷交替是未来服务业的常态,所以需要更智能的人力资本管理方式。
第四组数据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两组财务数据:2016年企业人力成本是3.62亿,税后净利润是3800万。到了2017年,公司经营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,但人力成本增加至3.9亿,正因为人力成本的增加,导致这家公司的税后净利润下降了52.29%。人力成本和税后净利润之间存在着杠杆关系,如果人力成本上升8-10%,可能会直接导致公司的税后净利润减半。所以,对于企业来讲,尤其是服务业,未来最大的风险不是人力成本增长,而是人力资本管理能力。
中国服务业面临四大难题:第一,用工市场已经从劳动力过剩逆转为紧缺状态;第二,蓝领成本即将超过白领成本。由于蓝领的离职率和周转率相当高,导致其综合招聘成本和管理成本也远远超过一般的白领;第三,服务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大幅度增加,这说明员工的公司属性在降低,社会属性在加强;第四,我们发现人力成本已经逐渐取代企业的生产资料成本,比如房租、 原材料、机器,成为企业上升最快也是最核心的成本。
所以我们认为,未来,随着劳动力的减少、系统成本的上升和服务业需求的扩大,三浪叠加,中国人力资本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常态,并且这个常态是不可逆的。
我们尝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在2010年之前,人代表基础的生产资料,是企业粗放发展的动力,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人解决,所以这个阶段的管理方式就是“以人管人”;第二阶段是在2010-2016年之间,劳动力价值在回归,这个阶段人力成本开始慢慢增加,需要由信息系统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;2017年是第三个阶段的起点,中国开始进入人力精算阶段,人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,必须要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,降低人力成本,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“精算”一词其实是来自经济学范畴,通过精算获得一定的收益。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也进入了精算的时代。简单来说,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价值总和,人的当下和未来的价值总和。那么从这个定义来看,人力资本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是远远超过经济资本的管理难度的。对于个人来讲,理财的渠道和经验有很多,但是整个人力资本的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却是一个新的课题。
就像中国的石油一样,如今,中国更加倾向于进口其他国家的石油,而不是从自己国家的海底开采。这说明,石油已从过去的基本生产资料转变为国家的战略资源。人到今天也是这样,成为了企业的战略资源。那么如何来管理人员呢?这就必须要运用更先进的组织结构、更先进的用工方式,同时还有更先进的理念去管理。
其实,日本已经从3年前就走到了人力精算时代。我们走访了十家在日本非常有名的连锁企业,他们的临时用工占比平均是65%-70%,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,因为在中国,平均下来可能只有20%左右。
喔趣的近百个工程师,历时两年多推出了一套系统,这套系统非常庞大,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组件,简单来讲可分为四大部分。
1、重构HR Saas系统
首先,喔趣用云的手段重构了HR SaaS系统,包括云考勤、花名册、快薪资以及其他组件,共同构成了基础人事信息平台。喔趣之所以用云重新构建HR的底层信息化,是因为云能够让数据连通,而过去的软件数据都是割裂的。
2、大数据精准预测
有了HR SaaS信息化平台之后,喔趣做了四个创新。首先,根据大数据360°预测工时。简单来说,如果是生产制造型企业,喔趣的系统会针对ERP数据以及每个员工的工时表现数据作追踪和分析,以此为依据,来预估下一阶段、第二天、甚至是下一个小时,工厂需要具备什么技能的人以及具体多少工时;如果是一家餐饮门店,系统会根据全天营业额分布的情况,以及每个工种、每个员工技能的表现效率情况,来精确预测下一周的某一天,某个时段,例如九点到十点,企业需要几个收银、几个服务员、几个后厨……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的预测,精准到下一阶段某个时间跨度内具体需要多少工时。
3、智能排班
过去,门店的排班是由店长按照周、月排班,这种方式其实非常浪费劳动力。举个例子,一家中餐厅,11点到14点之间是相当忙碌的,服务员数量也很多,但是14点之后,餐厅不忙碌了,服务员应该做些什么呢?这个时段企业也是付了员工薪资的。再比如,你管理一个生厂车间,一条生厂线忙完了,另一条生产线还在加班,要不要做两条生厂线之间的调动?
所以我们在国内推出了最小化时间颗粒排班的引擎,以半个小时为单位,通过系统实现排班扫描,并且做排班数据的归总,系统自动提示。同时,在我们的系统里面没有“员工”的概念,比如张三是谁不重要,重要的是张三有几个技能标签,每个技能标签在过去表现的效率是怎么样的,数据和系统是怎么判断他的。所以我们把人进行标签化、系统化,因为我们认为未来每一个人都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,在喔趣的工时精算体系里面,员工可以具备多工种的能力。
4、人力资源共享
同时我们借鉴了日本的管理理念:支持并且鼓励企业,一定要做生产线之间和零售连锁门店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。如果一家企业在某个半径范围内,有三家门店以上,一定要把这三家店的人放在一起考虑,不能以每家店去考虑。进行共享之后,我们得出的数字是非常精准的,最高可以节省18%的工时,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。
那么有了这四个创新之后,我们推出了非常领先的智能排班体系。围绕这套体系,我们开发出了宿舍管理系统、临时工管理系统、移动化的SSC(共享服务中心)以及数据分析平台。
目前,有三千多家企业在运用这套体系管理他们的员工。我们系统里也有数据,统计下来可以综合节省8%左右的工时,最高能够节省18%左右,一般保守也能够节省4%到5%的工时,而且这套系统可以自动学习自动进化,它会比你的主管更加了解你的员工,它能比一家门店的店长更清楚明天需要多少人。
是不是有了这套精算系统就足够了呢?其实不够。
首先,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基础设施还停留在PC时代,公司的考勤、排班、薪资、OA体系都是割裂的,分别采用四套不同的体系。大家可以想一想,这种由于不在一个平台上操作而产生的数据孤岛到底该怎么解决?企业内部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模块、不同的体系里,没有人把它抽取出来,虽然我们不断地强调大数据,但是获取大数据的条件并不完备。
其次,过去我们的服务器软件部署在企业内部,经过两三年的实用,没有迭代,没有升级,也没有人去解读它,没有人把它从内部抽离出来,去跟行业外部的数据做交叉验证,所以数据既出现了孤岛又形成了死海。
如果说两到三万人的大企业,内部数据被分裂成四五个部分,又长期被静置没有发挥价值,那我们讲什么大数据呢?大数据的管理就成为了虚无。
所以我们现在用接近免费的方式来帮助企业重构底层信息化,目的是希望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能够联通起来,并且实现云端化。现在很多优秀的企业都在用云去管理事务了。其实云是最安全的方式,远远比企业花费巨额费用在内部部署的服务器要更加安全。
同时,我们也在推行移动化的员工共享中心,其实很多企业内部已经有员工共享中心了,但如果是PC端的话,我建议不如升级为移动端。PC端的员工共享中心是个名存实亡的存在,移动员工共享中心可以解决60%的日常事务。
员工自助中心最核心的价值其实是对员工行为数据的追踪,系统自动记录每一位员工的动作,并且通过数据来推测员工的发展趋势,分析员工进步的空间,或者预测他下一步的动向。系统会比员工的主管更加懂他,熟悉他的性格。
如果我们用云构建了底层HR SaaS信息化体系,又打造出移动端的员工自助中心,那么人力资本精算就成为可能了。所以,如果企业想要实现人力资本精算,就必须要先实现云端信息化以及构建移动端员工自助中心,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开启人力资本的精算精管。
我们有这样的一个餐饮客户,用了喔趣的精算系统之后,我们把门店里所有员工的技能做了分类,把排班颗粒从原来的按周计算细化到小时,再按照员工技能的熟练度来排班,结果是绝大部分员工实现了一人多岗,就是所谓的多岗位交叉作业,最终达成的效果就是,对比精算前,门店使用15人,花费164个工时完成一天的工作量,精算后,这家门店只用了10人,花费92个工时,工时节省率达到44%。
对于餐饮行业来说,人力成本会占据营业额的20%左右,税后净利润在8%左右。那么人力成本每降低10%,税后净利润将升高25%。由此可见,精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。
对于服务业来说,本身赚的都是薄利,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帮助企业的话,那会对企业的发展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。